博湖縣“土專家”田間地頭“吃得香”
時間:2017-10-05
“我家的大蔥葉子有發蔫和發灰現象,部分葉子都干枯了,不知有啥管用的防治辦法,你快幫俺來看看吧。”23日一大早,該縣塔溫覺肯鄉東大罕村四季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志山正在整理蔬菜采摘箱,該村種植戶董立平急匆匆地跑來咨詢。
“你看這些大蔥葉子,有的整株萎蔫發霉,有的干枯死亡,這是大蔥灰霉病,嚴重時可造成減產或絕收。”董志山隨手拔起幾根大蔥葉仔細觀察,告訴身邊的董立平說,“你現在要拔掉病葉用塑料袋帶出地外填埋或焚燒,減少澆水的次數,少施氮肥,適當上些磷鉀鋅肥,到鄉里農資店去買速克靈、噻菌靈、撲海因或甲基硫菌靈,按照說明書連續噴灑2—3次,病情就可以控制了。”
董志山是該縣塔溫覺肯鄉種田能手、高級農民技師,對農業技術愛鉆研、掌握快,被培養成該縣的農業科技示范帶頭人,他不僅把自家的地種好,還積極引導、幫助社員科學種田,被群眾稱為“土專家”。
近年來,博湖縣農業部門積極為農民和“土專家”牽線搭橋,充分發揮鄉土人才在種植結構調整方面的傳幫帶作用。通過集中培訓、技術咨詢、觀摩交流、田間地頭實踐演示等形式,讓“土專家”“田秀才”上門為農民送技術,給農民做“家教”,手把手傳授技術經驗,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土專家”的示范帶頭作用。這些常年活躍于田間地頭的“土專家”了解農事,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講解通俗易懂,指導實用性強,使群眾少走彎路,很受群眾歡迎。
據悉,博湖縣在鄉土人才培養方面采取了請進來、送出去等多種方式,不僅請農業技術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講授相關農業生產經營技術,而且組織“土專家”“田秀才”到外地考察取經,參加各種創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把他們造就成有文化懂科技善管理會經營的農村“明白人”,真正讓“土專家”“田秀才”在推廣農業科技方面香起來、熱起來、火起來。
同時,為更好地發揮這些鄉土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他們的服務技能,搞好傳幫帶,該縣設立了“土專家”人才庫,制定“土專家”選拔標準和行業分類,分村、分類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土專家”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同時通過示范引領,帶動成千上萬的農民發家致富,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瀏覽:次